目录:
1、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2、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3、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4、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5、省对下转项转移支付情况
6、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7、基本支出预算变动的主要原因
8、项目支出预算变动的主要原因
9、“三公”经费预算增减情况
10、其他公开信息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1、拟订财政发展规划、政策和财政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分析预测财政经济形势,参与制定各项经济政策,提出运用财税政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研究提出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财税政策的建议。
2、在职责以内按照要求负责办理涉及财政、税收、地方政府性债务等事务。
3、编制全县和县本级年度财政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草案,执行县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财政预算,依法管理财政收支;编制全县和县本级年度财政决算;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全县和县本级财政预算及执行情况,向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预算调整、决算;承担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建设;负责审核批复部门预算;管理和拨付上级转移支付补助。
4、管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票据和罚没收入票据;管理全县预算外资金和财政专户;监督彩票发行和管理募集资金的使用;拟订和执行全县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国库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制度。
5、拟订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指导和监督乡镇财政工作,合理调度资金,监督预算执行。
6、管理和监督全县公共支出;制定全县统一的支出政策和开支标准;执行政府采购政策;监督执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7、办理和监督县级财政经济发展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支出项目拨款、科技三项费用、挖潜改造资金、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
8、参与全县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执行社会保障资金财务管理制度;管理和监督全县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使用实施财政监督;管理全县社会保障基金专户。
9、参与拟订和执行财政与企业分配政策;贯彻并监督执行《企业财务通则》和分行业的财务制度;负责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监督工作。
10、负责组织实施国有资本金权属界定、产权登记、产权转让、国有股权管理、清产核资、产权纠纷调处和仲裁工作;参与监缴国有资本金收益;负责资产统计、评价和资料汇总工作。
11、执行国家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拟订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办法和规章制度,统一管理县人民政府的国内外债权债务;研究政府性债务状况,拟订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措施。
12、管理和指导全县会计工作,监督国家财政财务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的执行;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工作职责;组织和管理会计人员业务培训。
13、监督检查财税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反映财政收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对违反财经法纪的事项按权限依法进行检查处理
(二)机构设置情况
部门预算单位1个,内设职能科室有局办公室、预算科、国库科、行政政法科、教科文科、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资产管理科、票据中心、社保科、经济建设科、企业科、农业科、会计局、非税局、综合科、金融科、监督检查科、综改办、采购科、开发投资办、绩效管理科、科技科、核定机构编制22个,实有22个,核定人员编制72人,实有89人,其中:行政编制32人,实有83人;事业编制40人,实有6人。核定车辆编制2辆,实有车辆2辆。
(三)重点工作概述
1. 压实责任,全力以赴争取上级支持。一是高度重视争取上级支持工作,完善争取上级补助资金考核目标奖惩办法,加大奖惩力度,严格考核,压实责任,增强各部门争取上级支持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深入研究转移支付补助政策,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确定的未来发展规划、发展重点,精准把握财政扶持重点、三是主动对接,加大汇报力度和频度,拓展协调争取的深度和广度,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在资金、政策和项目上对罗平的更大支持。
2.综合施策,着力加强收入征管。一是强化收入执行情况的分析和预测,密切跟踪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精准分析把握各行业、各税种增减变化趋势,制定行之有效的征管措施和具体办法。二是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和零散税源征管,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责任到人。三是对非税收入认真分析研究,挖掘非税收入潜力,全面清理非税收入,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缴库。四是科学制定财税收入目标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奖惩,增强各征管部门责任感。
3.扎实推进财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着力抓“三保”工作。二是支持实体经济加快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等各项扶持政策和税费优惠政策。三是大力支持产业优化升级,培植和涵养财源。积极支持工业、农业、旅游产业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带动商贸、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四是继续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加强城乡教育、卫生、交通、水利、农村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五是推进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调整支出结构,支持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好项目,培育优质新财源,夯实税收增收基础。积极培育地方主体税种,切实加快构建地方税体系。六是积极对接中央、省市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做好项目储备、推荐工作,争取各种基金投入县域重点项目。
4.加强监管,提升财政监管水平.一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将各部门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推进预算科学精准编制,增强预算执行刚性约束,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推进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促进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二是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积极探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构建安全可靠的国库运行保障机制和有效管用的风险防控机制,筑牢财政资金安全防线。三是进一步完善预算信息公开机制,扩大公开范围,逐步公开预算政策、编制依据、执行结果等,实现政府预算信息公开的全覆盖。
5.强化学习教育,提升职工素质。一是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深、学透,精准把握其内涵和实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整个财政工作。二是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三是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县的有关要求,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促进财税干部廉洁自律。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我部门编制2018年部门预算单位共1个。其中:财政全供给单位1个;部分供给单位0个;特殊供给单位0个;自收自支单位0个。财政全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1个;参公管理事业单位0个;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0个。截至2017年11月统计,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72人,其中:行政编制 32人,事业编制40人。在职实有89人,其中:财政全供养 89人,财政部分供养0人,非财政供养0人。
离退休人员 28人,其中: 离休 2人,退休 26人。
车辆编制2辆,实有车辆2辆。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一)部门财务收入情况
2018年部门财务总收入 6294.4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6294.41万元,政府性基金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0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18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 6294.41万元,其中:本年收入6294.41万元,上年结转收入0万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6294.41万元(本级财力6294.41万元,专项收入0万元,执法办案补助0万元,收费成本补偿0万元,财政专户管理的收入0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0万元),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财政拨款0万元。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2018年部门预算总支出 6294.41万元。本级财力安排支出 6294.4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353.41万元,项目支出4941万元。
(一)本级财力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
功能科目分组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59.4万元,主要用于行政单位的基本支出944.4万元(包括人员经费,基本的公用经费);一般行政管理事务用于行政单位的其他项目支出30万元;预算改革方面的费用支出10万;财政部门财政国库集中收付业务方面的支出10万元;监察机构的专项业务支出5万元;财政部门用于“金财工程”等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支出25万元;用于财政部门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财政投资评审和委托建设银行等机构代理业务发生的支出20万元;用于其他财政事务方面支出15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4.56万元,主要用于行政单位离退休开支的离退休经费18.25万元;机关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交纳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154.51万元;机关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交纳的职业年金支出61.8万元。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1.75万元,用于财政部门集中安排的行政单位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经费。
农林水支出4016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贫困地区乡村道路、住房、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人畜饮水、生态环境保护等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方面支出315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基本支出8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安排的土地治理项目支出42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安排的产业化发展项目支出30万元;用于财政部门通过金融方式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支出18万元;用于财政部门通过涉农贷款增量奖励的方式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支出50万元;用于对农民生产经营组织投保农业保险给予的补贴支出121万元;财政用于符合条件的人员从事微利项目创业担保贷款的贴息支出147万元。
金融支出10万元,用于其他金融方面的支出。
住房保障支出92.7万元,用于本单位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规定的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以及规定比例为职工交纳的住房公积金。
其他支出800万元,用于财政部门完成2018年收支业务的经费支出。
(二)本级财力支出按经济科目分类情况
经济科目分组
工资福利支出1264.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264.2万元。
商品和服务支出476.7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9.75万元;项目支出427万元。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674.4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9.46万元;项目支出635万元。
债务利息及费用支出3150万元,其中:项目支出3150万元。
资本性支出582万元,项目支出582万元。
对企业的补助147万元,项目支出147万元。
五、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2018年没有省对下转项转移支付情况。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共涉及采购项目5个,采购预算资金24万元。
七、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人员经费工资调整增加,公务员职级变动,公务员级别晋升、两年一次晋档增加。
八、项目支出预算变动的主要原因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贫困地区乡村道路、住房、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人畜饮水、生态环境保护等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方面变动。
(二)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安排的土地治理、产业化发展项目方面变动。
(三)财政部门通过涉农贷款增量奖励的方式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对农民生产经营组织投保农业保险给予的补贴;财政对符合条件的人员从事微利项目创业担保贷款的贴息支出方面变动。
九、“三公”经费预算增减情况
近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努力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三公”经费管理工作的各项工作部署,“三公”经费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局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作出表率,全体工作人员自觉遵守“三公”经费工作的有关规定。
2018年我局“三公”经费预算共计74万元,2017年预算共计99.7万元,18年比17年减少25.7万元,减25.78%,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8年比17年减少4.4万元,减23.91%,公务接待费,18年比17年减少21.3万元,减26.2%。我局“三公”经费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我局将落实以下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措施。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三公”经费管理工作,全体机关干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节约型社会,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充分认识规范“三公”经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严于律己,自觉遵守。为了切实做好规范“三公”经费工作,我局要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同时坚持来人接待标准,实事求是地做好接待工作。在日常接待工作中,我局成员和领导干部均按照接待开支从严、从俭的原则,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3、形成制度,民主监督。目前,我局“三公”经费工作已实行制度化、公开化,“三公”经费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目标。“三公”经费管理工作的公开、透明和制度化为其长期坚持规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证。
今后,我局一定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继续贯彻执行上级“三公”经费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工作
十、其他公开信息
(一)专业名词解释
“金财工程”即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以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支付和宏观经济预测分析为核心应用的政府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是财政系统信息化建设目标和规划的统称。它是在总结我国财政信息化工作实践,借鉴其它国家财政信息化管理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与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目标相适应的一套先进信息管理系统,是我国正在实施的电子政务战略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公”经费是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和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
机关运行经费2018年安排1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