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关于罗平县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 罗平县财政局
  • 2019-01-22 17:06

 
—2019年 1月17日在罗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长 皇甫昌平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罗平县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罗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一、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和年初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财政收支目标任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实财政收入征管,收入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三保”支出有效落实。
(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4267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84260万元的100.01%,比上年同期78012万元增6255万元,增长8%。
       2.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58019万元,完成预算调整数359199万元的99.6%,比上年同期355569万元增2450万元,增长0.7%。
       3.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经县级初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267万元,转移性补助收入253924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7699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5331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92910万元),调入资金27444万元,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收入8320万元,收入合计373955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8019万元,转移性支出(上解支出)12616万元,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3320万元,支出合计373955万元。年末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3565万元,比上年同期5275万元增8290万元,增长157.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7196万元,比上年同期7452万元减256万元,下降3.4%。
       2. 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56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528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81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500万元,收入合计1787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196万元,调出资金9178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500万元,支出合计17874万元。年末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9990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87556万元,当年收支结余1234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78121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上级补助收入2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五) 2018年重点项目、重点民生支出安排情况
       教育、文化方面。安排“营养餐”专项补助资金5800万元,补助学生86174人。安排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资金4709万元,补助学生48047人。安排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困难学生补助资金241万元,补助学生590人。安排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561万元,补助学生2990人。安排义务教育保障经费4610万元。安排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专项资金13900万元。安排文化创作与保护资金538万元。
        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方面。安排养老保险参保补助资金968万元,补助人数216252人。发放60周岁以上养老保险补助资金8707万元,补助人数67379人。安排最低生活保障资金8217万元,补助人数31753人,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700万元,补助人数366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6517万元,补助人数28087人。安排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五保户)820万元,救助1168人。安排就业补助资金550万元。安排高龄补贴710万元。安排乡镇(街道)公共医疗卫生项目资金1754万元。安排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资金26487万元,人均补助490元。安排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524万元,补助5874人。安排在乡复员、退伍军人生活补助610万元,补助1919 人。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1486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7个,建设高标准农田5300亩,生态小流域治理5100亩。安排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资金4107万元。安排牛街河水库建设、农田水利、农村人畜饮水等项目资金4900万元。安排小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7363万元。安排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4795万元。
       扶贫方面。安排扶贫专项财政资金9623万元,其中:用于非四类人群危房改造3447万元,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718万元,用于产业扶贫1603万元,用于少数民族特色示范乡村建设573万元,用于雨露计划和爱心超市建设282万元。
       生态环保方面。安排森林培育、护林员补助、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风沙荒漠治理等资金2691万元。安排大气、水体等污染防治资金2994万元。安排农村环境保护资金477万元,用于农村保洁。安排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资金4090万元,用于城乡社区环境卫生、两违拆除、美化绿化等。安排黄标车淘汰补助资金847万元,淘汰黄标车1021辆。
       其他方面。安排殡葬项目经费742万元。安排棚户区改造资金1335万元。安排四类人群农村危房改造资金5115万元。安排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1938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90笔,贷款金额18896万元,带动就业4491人,新增城镇就业3650人。安排城市公交、出租和农村客运成品油价格改革补贴1249万元。
   (六)2018年财政工作成效
       1.抓细收入征管,收入稳定增长。一是按照市、县“狠抓落实年”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压实责任,及时将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按月细化分解到具体征管部门,各征管部门按照要求制定工作“台账”,明确责任领导、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并将收入任务细化到具体税种、具体税源企业。二是按月对照检查,月初定期召开财税部门联席会议,月度中适时召开会议,互相通报各项收入完成情况,认真分析完成月度任务存在的困难,及时研究解决存在困难地对策措施。三是加强与各税源企业和非税收入执收单位的沟通协调,确保各项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及时入库。
       2.积极争取支持,三保支出有效落实。一是及时向上级反映汇报我县财政困难,争取到位上级转移支付补助24.62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15.33亿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9.29亿元。争取地方政府债券9820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5000万元、置换债券4820万元。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及时到位,为我县公共预算支出提供财力保障。二是加强与市财政沟通协调,最大限度争取财政国库借款,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提供资金保障。三是严格落实省、市“三保”工作要求,始终坚持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顺序安排支出,全年纳入“三保”范围的工资按月发放,机构运转基本正常,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基本民生支出和部分重点项目资金及时拨付。
       3. 防范重大风险初见成效,违规融资有效遏制。一是认真组织学习中央、省、市出台的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规范地方融资行为等文件精神,并督促各部门严格贯彻落实。二是建立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制定了《深化政府性债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和《罗平县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三是成立罗平县隐性债务认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各部门对全县隐形债务进行全面清理核实,摸清底数。四是对2015年后的政府性融资举债逐笔清理,属于违规举债的,制定债务化解方案,采取提前还款、撤销财政承诺函、债务剥离等方式进行整改。五是牵头公安、人行、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宣传活动,发放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资料200余份,设置宣传展板10块,现场解答群众咨询600余人次。六是认真抓好互联网金融排查,对辖区内涉嫌开展互联网借贷的企业进行现场检查,约谈企业负责人,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成立罗平县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P2P网络借贷专项排查活动。
       4.抓实精准脱贫,助推脱贫摘帽。一是出台了《罗平县2018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2018年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4亿元,重点投向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特色产业增收和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危房改造补助等。二是加强与国开行的联系对接,及时整理资料上报国开行审批,2018年共划拨国开行贷款资金5501万元,用于全县贫困村村社道路、安全饮水、活动场所、卫生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牵头抓好全县脱贫攻坚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清理工作,摸清脱贫攻坚项目投入情况和资金缺口。扎实抓好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填报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018年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指标、数据、绩效等录入工作,为扶贫资金实现动态监控奠定坚实基础。
       5.财政改革深入推进,管理体制不断健全。一是稳步推进国企改革。出台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国有企业分类监管的实施意见》等国企改革文件,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积极推进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细化项目资金审批内容和程序,严格执行先审批、后下指标。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出台《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出台《完善县乡级财政管理体制的意见》,理顺县乡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三是启动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认真抓好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各项准备工作,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全县预算单位财务人员180人集中培训,确保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按期上线运行,全县75家预算单位所有财政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实现电子化支付,基本完成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四是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简政放权,围绕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事项,梳理单位责任清单,向社会公开,严格行政审批事项管理,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行政许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降低增值税税率、所得税优惠等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有力地降低企业税负,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增后劲。全面落实各项减费政策,对中央、省市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对中央、省市取消、停征或减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坚决取消、停征或减免。五是推进投融资管理改革。组织召开 “罗平县政银企融资对接金融服务座谈会”,积极为全县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中小企业和银行牵线搭桥,促进金融放贷。积极推进PPP项目,完成县委党校搬迁重建项目的《物有所值评价报告》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并上报省财政厅审核通过。
       6.基础工作不断夯实,监管水平持续提升一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按程序、权限规范国有资产处置、招租行为,全年批复资产处置42件,审批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招租15件。组织开展2017年度政府经管资产及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统计,试编了罗平县国有资产综合报告和企业国有资产专项报告、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专项报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专项报告、国有自然资源专项报告。二是抓实会计管理工作。组织开展2017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全县126家行政事业单位按照省、市要求完成内部控制报告编报。组织开展2017年度会计基础管理评价认定,选定5个单位开展实地评价认定。组织开展了《政府会计制度》专项培训,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250人参加培训,确保《政府会计制度》2019年1月1日起顺利实施。三是稳步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全县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等在县人民政府电子门户网站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专栏公开的同时,均按照要求在云南省财政厅网站预算公开监督专栏进行公开,方便公众查询,接受群众监督。四是组织开展各项监督检查。组织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政府采购、涉农资金、预决算公开等专项检查,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责令相关部门进行整改。组织开展财政收支真实性、扶贫资金管理、地方政府债务等自检自查工作,针对自检自查存在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加以整改。五是认真抓好政府采购审批、机关运行经费统计、财政一体化平台维护升级、电子票据管理等基础工作。
       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下,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全体财税干部辛勤工作,有效克服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各种减收增支因素的不利影响,收入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三保”支出有效落实。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财政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
       财源建设滞后,财政增收后劲不足。一是财源单一,后续财源建设滞后,税收收入主要依赖于烟草、锌电、电力、建筑安装等传统产业,辖区内新增具有稳定税源的大企业、大项目少,财政增收基础不牢、后劲不足。二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化解过剩产能、环保整改等多重因素影响,加之传统优势产业仍处于转型时期、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烤烟“双控”,导致主体税种增收乏力。三是受国家下调增值税税率、上调小规模纳税人年应纳税所得额标准和个人所得税执行新政策及各项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影响,导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难以持续增长。四是国家出台系列减费、降费政策,导致非税收入呈现下降态势。
       收支矛盾异常尖锐,财政保障举步维艰。一是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工资、增加津补贴、车补等大部分由县级财政承担,导致县级财政刚性支出快速增长,财政支出压力前所未有,财政保障举步维艰。二是偿债压力极大,化解政府债务任务艰巨。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数额较大,每年偿还债务本息需要3亿元以上,偿债压力极大,债务违约风险极高。三是财政风险加速积聚,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较小与刚性支出增量较大的矛盾加剧,“三保”支出保障越来越难,结转专款越累越多,实际收支缺口进一步加大,财政风险加速积聚。
二、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施“十三五”规划关键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要求,紧扣“持续做大财政蛋糕、优化支出分好财政蛋糕、深化改革管好财政蛋糕”的财政工作主线,加快推动财政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始终聚焦民生改善,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培植财源,确保财政收支稳定增长。依照上述指导思想,按照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全县“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建议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收支做如下安排:
(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88480万元,比2018年完成84267万元增4213万元,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75855万元,比2018年完成358019万元增17836万元,增长5%。
       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县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480万元,转移性补助收入预计270309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2533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5777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10000万元),调入资金24754万元,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收入5412万元,收入合计388955万元。县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5855万元,转移性支出(上解支出)13100万元,支出合计388955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8000万元,比2018年完成13565万元减5565万元,下降41%。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3200万元,比2018年完成7196万元增16004万元,增长222%。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000万元,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专项收入13200万元,收入合计232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32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13337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9246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当年结余20876万元,累计结余98997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19年年初不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支出,在年度执行中据实反映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若有收支发生,在预算调整时据实调整报告。
    (五)2019年工作重点及措施
      1. 超前谋划,全力以赴争取上级支持。一是把争取上级支持纳入综合考核,明确各部门任务,压实各部门责任,督促各部门充分认识争取上级支持的重要性,增强各部门争取上级支持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主动汇报衔接,加大汇报力度和频度,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在资金、政策和项目上对罗平实质性倾斜支持。三是深刻学习领会各行业未来发展规划、发展重点,精准把握各行业投资重点、产业政策和财政扶持重点,结合罗平实际,抓实项目规划、项目包装、项目储备等前期基础工作,认真组织项目申报,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市规划。四是积极与上级对接联系,掌握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动态和支持范围,积极争取更多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2. 谋实举措,着力抓好收入征管。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把组织收入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紧盯收入目标,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做到“依法征税,应收尽收”。二是对收入执行情况实行精细化管理和动态监测分析,提升收入分析预测的准确率,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精准分析把握各行业、各税种增减变化趋势,制定行之有效的征管措施和具体办法。三是强化征管提质量,堵漏增收。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责任到人,做到不漏征不漏管。主动与纳税企业对接,上门服务,共同研究,寻找税源,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进行认真细致的排查,掌握各行业的经营情况,摸清税源底数。四是采取有效措施,追缴欠税费,严控新欠发生。进一步强化欠税费管理,全面清理欠税费情况,核实欠税费底数,建立欠税费清册,逐户逐笔分析,制定清缴计划,减少欠税费存量,杜绝新增欠税费情况发生。五是认真分析研究非税收入政策,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寻找非税收入增收空间。
       3.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培植壮大后续财源。一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企业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为转型升级增添动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版,促进新动能加快发展壮大。二是引导要素优化配置,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并举,持续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发展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龙头企业,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三是强化金融协调,促进金融回归本源,积极帮助中小微企业争取上级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协调上级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担保,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四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强化要素保障职能,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前期经费,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助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生根,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4.继续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严格实行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和限额管理,设置政府债务“天花板”,严控债务规模,健全债务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强化财政约束,控制项目规模,有效抑制不具还款能力的项目建设,坚决杜绝政府隐形债务增量。积极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动与相关债权人对接沟通,争取部分到期本金延期偿还,为债务化解争取时间,同时通过压缩一般性支出、统筹政府收入、处置存量资产、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来化解部分隐形债务,有效维护政府信用。二是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积极整合涉农资金支持脱贫攻坚,加大后续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全面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建立扶贫资金总台账,将用于脱贫攻坚的财政资金全部纳入台账,实行精细化管理,抓实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工作,确保资金精准有效使用。三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及时安排拨付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天然林保护、污染减排等生态环保资金,支持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5. 着力抓改革、强监管、提效率一是积极推进各项重点改革。抓好省、市确定的财政重大改革工作落实。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稳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加快处置“僵尸企业”, 改组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二是加强财政监督。健全日常监管和重点检查有机结合的监管机制,持续深入推进财政内控工作,逐步构建覆盖财政资金全流程的内控机制。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运行维护及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确保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稳定运行,提高财政资金支付效率,积极推进预算联网监督,提升预算监督效率。三是切实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构健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部门、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树立“花钱求效”的绩效意识和支出责任意识,促进花钱与办事、绩效与责任深度融合。积极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将绩效目标、绩效跟踪、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各环节更加紧密地衔接,逐步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
       6. 加强作风建设,提升履职能力。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素质培养体系”建设,着力提高财政干部专业能力、专业思维和专业素养,引导全县财政干部自觉转思维、强作风、勇创新、提效率、抓落实。二是加强作风建设,促进财政干部筑牢理想信念、增强能力本领、提升服务水平,坚决克服畏难情绪和不作为思想,激励干部职工履职尽责、敬业奉献、担当作为,确保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人抓。三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止各种不正之风和奢侈浪费行为,促进财政干部廉洁自律。
       各位代表,做好2019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困难重重,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压实责任,勇于担当,加压奋进,对标对表精准施策,确保财政预算收支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