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罗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2019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 罗平县财政局
  • 2019-02-27 21:30
监督索引号53032406035700000

目录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二)机构设置情况
(三)重点工作概述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一)部门财务收入情况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一)本级财力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
(二)本级财力支出按经济科目分类情况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五、市对下转项转移支付情况
(一)列入市对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清单项目情况
(二)与中央配套事项
(三)按既定政策标准测算补助事项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七、基本支出预算变动的主要原因
八、项目支出预算变动的主要原因
九、其他公开信

罗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2019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 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 部门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旅游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旅游发展的地方标准和行业规范并组织实施。
2、负责全县文化、文艺下乡和文化馆对公众开放的指导、协调和各相关工作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对本部门工作的重要部署。
3、负责县图书馆的开放以及图书下乡工作。在县委重视、政府支持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在全局干部职工的奋力拼搏下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方向,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及上级部门的中心工作,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任务。
4、负责全县文物发掘与保护工作。
5、负责全县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活动的指导、协调和各相关工作组织,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对本部门工作的重要部署。
6、负责全县文化市场的管理,引导和规范工作。
7、全面负责全县广播电视工作及全县电影宣传和电影下乡工作。
8、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旅游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全县旅游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指导旅游资源开发、重大旅游项目规划建设,促进和引进旅游业利用外资和社会资金投资开发建设旅游业;抓好旅游招商融资,用好旅游发展资金及其它开发建设资金,指导旅游业的社会投资和利用外资。
9、研究拟定我县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开发战略,组织实施旅游对外宣传促销活动,指导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并协调全县旅游产品(纪念品)的开发、生产和营销工作,组织开展旅游节庆等重大推广活动。负责监督管理旅游市场秩序、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投诉处理、假日旅游、旅游安全、旅游应急救援等工作,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指导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协会诚信体系建设。
(二)机构设置情况
罗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其中:行政单位1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1个,其他事业单位7个。分别是:
1、罗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机关
2、罗平县体育中心
3、罗平县文化馆
4、罗平县图书馆
5、罗平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6、罗平县文物管理所
7、罗平县广播电视台
8、罗平县电影管理站
9、罗平县风景区管理局

  •  重点工作概述
2018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这个目标,以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旅游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实现文旅互动、旅体结合、农旅融合,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一、积极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一)全域布局,旅游规划有序推进。
强化全域旅游理念,将旅游景区规划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设施、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从旅游产业发展基金中安排2000万用于加强旅游业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文化发展、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以及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规划之间的衔接,实现设施、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完善旅游总规修编。在总规修编的基础上,完成《罗平国际高原花海假日公园(金鸡峰丛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白腊山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专项规划,积极推进《罗平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那色峰海景区规划》的编制,为罗平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统筹推进,涉旅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一是强化老景区的提档升级,提质改造。启动九龙瀑布群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建设申报工作。九龙瀑布景区旅游厕所建设3座,已建成1座,2座主体工程已完成,正进行室内装修工作,对景区内部道路、摄影点、亭廊等设施进行局部提质改造,维修或更换景区内损坏的桥栏、护栏等设施。投资1.1亿元建设新九旅游专线二级公路,全长5.83公里,2018年3月已建成投入使用。启动花城温泉小镇征地2000亩,已完成地形图测量、修建性规划工作,已调整用地指标512亩。
启动多依河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建设申报工作。规划建设舌坡沙滩片区休闲度假、影视基地,规划建设32幢布依吊脚楼,现已建成20幢吊脚楼,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正进行地面景观建设,完成投资3000万元。同时启动沿河两岸276亩土地征用工作,为新增旅游业态用地保障打基础,促推进。
二是加强新景区的开发建设,为旅游市场供给需求。加强那色峰海景区开发建设力度。投资2000万元实施那色峰海景区观景栈道、观景台、特色民居改造工程。实施特色民居改造36幢,建成观景台2座,休息平台1座,登山栈道1700米。
推进国际高原花海旅游度假区建设。累计投入2.15亿元,完成金鸡至圭山农业观光道路24.5公里,金鸡峰丛片区一级公路下穿隧道、旅游厕所、观景台及栈道建设,在金鸡峰丛和航空路营地片区流转土地8000亩,打造七彩花田,努力改变罗平一花独大现象,逐步实现四季有花目标。
(三)创新发展,“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积极发展农旅、工旅、文旅、城旅、康旅、网旅、交旅等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旅游产品供给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农旅融合成效明显。依托30万亩油菜花海核心区,投资200余万元,流转土地3000亩,建设七彩花田。栽种连片红高粱、向日葵、孔雀草、鸡冠花、百日草、波斯菊、鲁冰花观赏农作物及花卉。通过“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人民网、新华网、云南网、新浪网、网易等网站以及电视、报纸、新媒体向国内外传递罗平花开的信息,形成了媒体聚焦和轰动效应。依托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乡村旅游,举办2018年农旅产业高峰论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目前,已建成补笼、明格、大补懂、芭蕉箐、腊者乡5个乡村旅游示范村,80余户乡村旅游示范户,通过乡村旅游示范户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二是工旅融合迈出新步伐。依托罗平菜籽、生姜、蜂蜜等特色农产品,引导企业围绕旅游链条中“购”的环节,开发菜油系列、蜂产品系列、姜系列产品,组织开展了罗平黄姜养生高峰论坛活动,推进工旅融合发展。
三是文旅融合纵深发展。深度挖掘罗平地域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成功举办20届国际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演艺队13支。投资200余万元推进基层文体活动广场及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太液湖公园提质改造工程已完成,展示罗平乡土文化,表演洞经音乐,注入了文化内涵,吸引了游人眼球。举办第9届农村业余文艺汇演活动,2月25日举办了群星新春演唱会,3月6日开展了中国文联、中国影协等共同举办的“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及60余人组成的“著名诗人走罗平”采风活动,文化旅游进行了深度融合。启动图书馆多功能厅、文化馆非遗展馆、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建设,规划建设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民俗文化演艺中心、农耕文化馆。
四是城旅融合迈上新台阶。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完善太液湖公园、森林公园建设,完善健身步道,休息亭廊、游步道、观光栈道等项目建设,推进城旅融合发展。
五是康旅融合态势良好。把体育旅游作为罗平旅游新的特质,将运动健康植入旅游,配套建设航空露营地、自行车赛道、野外探险、全民健身中心等健康运动设施。2018年3月举办了山地自行车赛、国际摇滚马拉松赛,举办了农体旅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将体育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了罗平旅游品牌影响力。
六是网旅融合加快推进。扎实推进罗平“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工作,“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主动融入互联网时代。2018年3月10日,“一部手机游云南”对中国•云南•曲靖•罗平花海摇滚马拉松赛活动进行全程直播,点击率80余万次,取得明显成效,提升了旅游的品牌化及影响力。
七是交旅融合取得新突破。依托景区景点、航空露营地,建设房车营地,拓展低空飞行业务、完善旅游交通休息场所、观景台、引导标识系统建设,打造“快旅漫游”旅游路网系统,推进交旅融发展。
(四)狠抓落实,“一机游”项目整体推进。
为实施好“一部手机游云南”罗平版块工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工作机构来抓好抓实这项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会。截至目前,累计投入500余万元,按照全省“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工作任务和技术标准进行规范化建设。结合罗平旅游实际,完成了以“东方花园•魅力罗平”为主题的3条精品旅游线路的审核、发布工作,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信息。高标准实施城市名片建设,完成城市概览、一分钟形象宣传视频、30秒短视频、5篇城市游记的数据收集和制作上传工作。目前已有部分商家在平台上架。
通过“一机游”平台功能使用,罗平旅游得到了全面提升。目前,各景区已制定并出台了门票优惠政策,在节假日和体育、文化、旅游等活动时,“游云南”APP罗平板块信息得到了及时更新。
今年在“一机游”平台实现罗平花海国际摇滚马拉松赛,九龙瀑布、多依河国庆活动,红高粱节,徒步穿越世界山峰之都——那色峰海等5次事件直播,效果明显。在2018年3月10日罗平花海国际摇滚马拉松开赛当天,利用“一机游”平台,实现了活动事件直播,直播点击率80万次。众多网友即便是没有亲自参与,也能欣赏到上百万亩的油菜花中音乐与运动碰撞的独特魅力。
(五)综合治理,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及时处置共接待电话投诉5件,“一机游”APP投诉2件,清理非法无证无照旅游经营行为,查处“零负团费”、擅改行程、购物欺诈、索要小费等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成立了罗平县旅游市场综合监管调度暨“一部手机游云南”投诉处置指挥中心。组织了15家横向行政单位30余人对“投诉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进行了学习,激活了分配给各单位的账号。
持续抓好全县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工作。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15 次,出动检查人员200人次,检查企业500 家次,检查导游18人次,查处违法违规企业17家,查处违法违规导游人员2人,行政罚款2万多元,受理各类旅游投诉10件,投诉回复率和游客满意率达100%。目前都一一的进行回复,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切实维护罗平旅游形象。
二、围绕中心,文体广电工作有序推进
(一)纵深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加大全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使基层群众真正享受国家的惠民政策,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整合村级活动场地建设项目,建设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全县154个村(居)委会已建成154个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室全部对群众免费开放。全县154个村(居)委会已建成155个农家书屋点,建成文体活动小广场125个,覆盖率达81%。配置体育健身器材89家,配置率达58%。2018年发购置60万元健身器材发放至各乡镇(街道),改善了基层设施设备配备不足的现状。完成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任务,并通国家级验收。
(二)以花为媒,实现文旅互动、旅体融合发展
一是与中国摄影报社联合主办2018中国•云南•罗平摄影大展。于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30日征集反映罗平县境内四季自然风光、城乡风貌、民俗风情、特色文化、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景区建设,特别征集以“全域旅游”为主要内容,全景展示罗平的摄影作品,最终评选出100幅入展作品,为菜花节期间活动的开展、质量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提升罗平形象、增强罗平影响力增加了后劲。
二是举办了“我的中国梦——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2018年3月6日至7日,经诚挚邀请,中国文联、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莅临我县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
三是举办了中国•云南•罗平花海摇滚马拉松赛。3月10日,以“东方花园•魅力罗平-跑进最美花海”为主题的2018年中国•云南•罗平花海摇滚马拉松赛在罗平100万亩花海间举行,赛事共吸引了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126位外籍选手报名参赛参赛总人数达9128人,赛事共设半程马拉松(21.095公里)、欢乐跑(10公里)、亲子跑(5公里左右)3个竞赛项目。比赛将摇滚音乐与马拉松运动跨界组合,沿途共设置5个音乐加油站。赛事活动荣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参与人数最多的摇滚马拉松”认证,实现“体育+旅游”的深度融合。
四是举办了中国•云南•罗平国际花海自行车节。3月3日,“七彩云南全民健身运动会”2018年云南•罗平第七届国际花海山地自行车节在罗平举行,本次车赛全程45公里,设男子精英组、男子青年组、男子中年组、本地男子组、女子青年组、女子中年组6个组别,赛事共设花海自行车赛、花海骑行体验活动、文艺演出和现场免费抽奖等4项活动。
五是举办了第二届徒步穿越世界山峰之都——那色峰海活动。9月15日,第二届徒步穿越世界山峰之都——那色峰海活动在罗平举行,来自全国17个省市以及云南全省12个地州市的1392名徒步爱好者共襄盛举。活动以“东方花园•魅力罗平之徒步穿越世界山峰之都——那色峰海”为主题,同步推出了篝火晚会、自由采风等自选活动。徒步分为挑战组和体验组。挑战组146组共438人全程挑战46 公里,体验组318组共954人全程体验22 公里。挑战组取前36 名予以奖励,一等奖1 名,每队奖金5000 元;二等奖2 名,每队奖金4000元;三等奖3 名,每队奖金3000 元;优秀奖30 名,每队奖金1000 元。体验组不录取名次,不设置奖项。颁奖仪式结束后,组织了文艺演出和篝火晚会,女子群舞《踩云彩》、歌曲《我在罗平等你》、男子群舞《火塘舞》、女子群舞《情深谊长》、歌曲《彝家好酒不醉人》、舞蹈《彝山欢歌》等具有罗平特色的歌舞表演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三)立足基层,文化体育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四馆一站”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文化馆利用排练厅、多功能厅等场所开展书画、音乐、器乐、舞蹈、健身操等免费培训工作,实行周末两天对外培训制。2018年3月参加央视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罗平篇》拍摄。开展“做新时代红色文艺骑兵、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加油”罗平县2018年文化惠民演出活动,通过购买社会文化服务的方式,邀请社会力量参加演出。县巡演小分队5月赴九龙街道、阿岗镇、马街镇、富乐镇等地演出共计8场,预计将在全县各乡镇、街道巡演26场。各乡镇街道演出小分队预计共演出46场。
参加曲靖市第四届运动会暨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喜创佳绩。曲靖市第四届运动会暨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于2018年11月5—11日在曲靖市文化体育公园举行,罗平县派出200余名运动员参加篮球、气排球、乒乓球、田径、少数民族健身操等10余项目的比赛,最终取得了8枚金牌、6枚银牌、8枚铜牌,334分总分的好成绩。其中,田径青少年组获得1金3银7铜、篮球成年组获得3金、气排球获得1金、象棋获得2金、羽毛球1金3银1铜。少数民族健身操获一等奖,罗平代表团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四)注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暨文物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罗平县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分别与各乡镇、街道文广中心签订和42处县级文保单位的管理使用人签订2018年文物保护与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组织开展2018年42处县级以上文保单位安防消防大检查2次,对全县各级各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文物建筑)、博物馆、陈列室等进行以文物消防安全为重点的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坚决预防和遏制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
(五)注重创新,文艺创作演出取得新突破
编排节目《罗平布依族服饰》七彩云南赛装文化节,创作农村歌曲《水灵灵的水乡》《庄稼人的日子》以及小说《离殇》,小品《找回菜篮子》参加全市科普文艺进乡村巡演。
(六)严格执法,文化市场呈现繁荣稳定发展态势
2018年以来,审批网吧1家、娱乐场所(游艺)3家、文艺表演团体4家、出版物3家。年检出版物31家、电影放映2家、KTV换证2家,文化市场报表涉及娱乐场所17家、网吧44家(其中注销5家,停业15家)。对歌舞娱乐场所开展执法检查43次,出动执法人员160余人次,检查市场51家次,其中专项检查3次,共提出整改意见27条,监督整改13家次,共举办歌舞娱乐场所经营业主培训班1期,培训人员28人,发放张贴管理办法及警示标语30余份;举办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业主培训班2期,培训从业人员80余人次。对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进行执法检查7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210人次,检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68家次,其中专项检查4次,共提出整改意见22条,监督整改7家次,查处未按规定核对消费者身份信息1家,对1家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单位进行立案调查。收缴违规图书和音像制品150余册、碟(盒),通过强力整治,全县出版物经营市场得到全面净化。
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4次,出动执法人员20人次,对13家市场主体进行执法检查,检查结果全部按要求进行公开;提出整改意见5条,督促2家
(七)开拓进取,广播电视事业工作成效明显
1—12月,积极跟省市台沟通协作制作新闻播出,编播《罗平新闻》260余组2500余条,上省台新闻96条,上市台新闻224条,电视台微信平台制作节目200余组,微信关注量万余人次。在专题专栏节目上,更加注重社会性,大众性,把内容定位在弘扬社会正气,反应群众心声,讴歌经济社会发展主旋律方面,全力打造“平民化”栏目,先后制作播出了《社会万象》《人保之友》《健康锦囊》《罗平教育》《脱贫攻坚》等一系列专题专栏节目,共播出专题专栏节目50余期。圆满完成电视台制播能力提升改造工程,电视台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罗平分公司签订了罗平县广播电视台一套节目源接LPTV平台合作协议,实现高清播出。
三、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根据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安排部署,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完成,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今年全局的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挂包帮旧屋基居委会、小新寨村委会、九龙街道以洪村委会、控嘎村委会、黄泥村委会,由相关领导分别带队,127名干部职工组成挂包帮队伍,对5个村委会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安排15名驻村工作队员驻扎所包村以单位工作脱钩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一)加强资料信息报送工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资料报送工作,按照“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的原则,对具体报送任务予以分工,同时加强与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沟通与交流,确保了信息资料上报工作及时有效,无漏报情况发生。
(二)千方百计整合项目资金。按照“旅游+”产业,助推脱贫攻坚要求,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结合景区建设开发、旅游环线打造实际,抓住关键,扶业长造血,扶困解贫忧,确保贫困群众能致富、可持续,探索出“旅游+”民俗工艺品加工、“旅游+”乡村客栈农家乐、“旅游+”环境提升就业户的新路子,实现了旅游发展与脱贫攻坚“双赢”。
一是确保工作经费和项目经费。划拨了5个村委会的驻村工作经费,每个村委会15000元,同时对5个村委会分别划拨2万元工作经费。扶贫项目经费帮扶九龙街道48万元,其中:黄泥村委会路灯安装10万元;控嘎村委会多功能厅建设18万元;以洪村委会文体活动场所建设20万元。旧屋基乡18万元,其中:旧屋基居委会道路建设10万元 ;小新寨村委会文体活动广场建设8万元。
二是推进“旅游+”民俗工艺品加工。推进融合乡村旅游+脱贫攻坚+群众征收致富路子,结合各地实际,鼓励扶持一批群众借助旅游资源发展产业,扶持10户传统手工艺品加工贫困户,每户补助1万元让贫困户作为生产经营规模的拓展。既让一些传统技艺、手工艺品技术得到传承和保护,又丰富罗平旅游文化内涵,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同时还拉动了10户贫困户靠双手致富脱贫。
三是推进“旅游+”乡村客栈农家乐。依托旅游景区景点,在鲁布革、长底、旧屋基等景区沿线投入资金42万元,每户补助2万元,引导扶持21户贫困户发展农家乐、乡村客栈,将带动了21户群众脱贫致富。
四是推进“旅游+”环境提升就业户。结合旅游产业发展带再受穷”推进旅游+就业模式,由兴景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入70万元委托劳务公司,从九龙瀑布景区、多依河景区沿线的53户贫困户中各聘用1名贫困群众负责景区沿线的环境卫生打扫(鲁布革芭蕉箐—多依河景区,板桥金鸡收费站—九龙瀑布景区),聘用的贫困劳动力每人每月支付1200元工资,每人购买1份意外伤害保险,有效帮助景区沿途53户贫困户脱贫。

  • 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我部门编制2019年部门预算单位共9个。其中:财政全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1个;参公管理事业单位1个;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7个。截至2018年12月统计,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138人,其中:行政编制 17人,事业编制121人。在职实有164人,其中: 财政全供养 164人。
离退休人员2人,其中: 离休 2人。
车辆编制3辆,实有车辆4辆。

  • 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 部门财务收入情况
2019部门财务总收入439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439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0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0万元。
  • 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19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4397万元,其中:本年收入4397万元,上年结转收入0万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4397万元(本级财力4397万元,专项收入0万元,执法办案补助0万元,收费成本补偿0万元,财政专户管理的收入0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成本补偿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
  • 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2019年部门预算总支出4397万元。财政拨款安排支出439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435万元,项目支出1962万元。
(一)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
2070101行政运行,主要用于工资发放,基本运转及民生基本保障支出;2070104图书馆,主要用于图书馆图书购置及全民阅读推广支出;2070107艺术表演团体,主要用于文艺下乡演出支出;2070108文化活动,主要用于保障合同制演员演出支出;2070112文化和旅游市场管理,主要用于旅游市场综合整治,扫黄打非及文化市场管理支出;2070113旅游宣传,主要用于旅游宣传推介、市场推广支出;2070114旅游行业业务管理,主要用于星级酒店、旅行社规范经营培训支出;2070199其他文化和旅游支出,主要用于文化事业发展,菜花节系列活动、大数据中心运营维护及“一部手机游云南”相关经费支出;2070201行政运行,主要用于工资发放,基本运转及民生基本保障支出;2070205博物馆,主要用于博物馆免费开放支出;2070301行政运行,主要用于工资发放,基本运转及民生基本保障支出;2070308群众体育,主要用于全民健身发展经费及系列重要体育赛事活动经费支出;2070801行政运行,主要用于工资发放,基本运转及民生基本保障支出;2070805电视,主要用于《联播曲靖》播出费支出;2070899其他广播电视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电影下乡放映补助支出;2080501 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主要用于工资发放,基本运转及民生基本保障支出;2080505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2080506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2101101行政单位医疗,主要用于行政单位医疗支出;2101102事业单位医疗,主要用于事业单位医疗支出;2210201住房公积金,主要用于住房公积金支出。
(二)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经济科目分类情况
经济科目分类(基本支出4397万元,项目支出1962万元)。
元)。
五、市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一)列入市对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清单项目情况
部门列入市对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清单项目为:主要用于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旅游厕所建设等。
(二)与中央配套事项
功能科目分组,主要用于省市级免费开放资金、博物馆低免费开放、体育场馆低免费开放等。
(三)按既定政策标准测算补助事项
功能科目分组,主要用于图书购置经费、全民健身、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联播曲靖、微信平台、旅游市场、菜花节系列活动等。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共涉及采购项目80个,采购预算资金300万元。
七、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一)基本支出预算变动的主要原因:罗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2019年基本支出预算支出数2435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增加446万元,增幅为18.32%,主要原因工资改革,工资调整,预算增加。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支出。
(二)项目支出预算变动的主要原因:罗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2019年项目支出预算支出数1962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减少1391万元,减幅为70.89%,主要原因今年县财政财力紧张。

八、其他公开信息
(一)专业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2、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除人员经费以外的基本支出。
3、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4、“三公”经费预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

罗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2019年运行经费预算支出数51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2.86万元,减幅为5.6%,主要原因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坚持厉行节约,“三公”经费较上年有所下降。
“三公”经费预算支出情况:罗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2019年“三公”经费预算支出数33.4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减少1万元,减幅为2.91%,主要原因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坚持厉行节约,“三公”经费较上年有所下降。
罗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本年未预算购置公务用车,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数为9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增加0万元,增幅为0%,含编制内车辆3辆所开支的修理费、燃油费、保险费、过路费、驾驶员安全奖励及里程补助。本年罗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购置公务用车0辆、公务用车保有量为3辆;本年国内公务接待费预算数为24.4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减少1万元,减幅为2.91%,主要原因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坚持厉行节约,“三公”经费较上年有所下降。国内公务接待批次355次,国内公务接待人次1440人次,主要反映政府部门为开展公务活动、接受上级检查工作、外出协调联系工作所发生的招待费用。本单位本年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的预算数为零。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鉴于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需在完成2019年决算编制后才能统计汇总相关数据,因此,将在公开2019年度部门决算时一并公开部门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四)本部门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通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一是促进部门从整体上提升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绩效管理等能力和水平;二是促进部门从整体上提升预算支出管理目标设置的准确性、预算配置的合理性、预算执行的及时性、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部门履职的有效性,强化部门支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行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各项民生政策落实,丰富财政管理手段,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三是验证整体支出决策是否科学合理、项目执行是否高效、项目产出是否达标、项目效果是否明显。总的来讲,通过绩效自评,了解部门资金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资金管理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不断增强和落实绩效管理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培养绩效意识、成本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而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
1、加强绩效目标管理。以科学合理的目标要求,推动工作有效落实,形成目标-落实-考核的良性机制。
2、严格预算执行。加强对预算管理制度要求的学习及落实,除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临时交办而必须调整外,严格按照预算批复执行。同时合理规划工作实施与资金支付,切实按预算资金支付考核要求执行。
3、强化资产日常管理,确保资产账实相符。加强资产日常对账、定期清查、年终全面清盘制度的执行,尽快清查落实各项固定资产、长期挂账往来款项,按相关规定处理好各项资产清查损溢(盘盈、盘亏、报废等),确保固定资产账面和实存、往来款项与实际往来单位的债权(债务)核对一致。
 2019年罗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预算公开情况表-修订版20190227031536215
监督索引号530324060357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