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罗平县农村危房改造圆贫困群众“安居梦”
为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工作“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的要求,精准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切实解决农村最困难群众安居问题,让贫困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是精准确定补助对象。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逐村逐户排摸,反复比较,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状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把调查摸底和对象确定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按照“户申请、村评议、乡审核、县审批”的阳光操作方式运行,精准界定危改对象,做到公平、公开、透明,使危房改造真正成为阳光工程,
二是狠抓工程质量安全。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定期组织技术力量,开展质量安全巡查和指导监督,全程跟踪、全程监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实现危房改造“五个基本”(即基本的质量标准、基本的结构设计、基本的建筑工匠管理、基本的质量检查、基本的管理能力)的要求,同时严格农村危房改造竣工验收,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群众安全入住。
三是实施政策兜底保障。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政策帮扶的力度,采取提高补助标准或实施“兜底房”工程的方式兜底解决其安居问题。对于有自建能力的,根据实际情况支持其建设新房;对于完全无经济能力、无劳动力自建房屋的,由乡级政府委托村集体组织实施“兜底房”工程,实施“兜底房”工程的房屋在空间结构上满足基本居住需要,水电设施到位,可直接入住。
四是严格资金兑付。对危房改造资金实行专户、专账、专人管理,资金封闭运行,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资金。待工程验收合格后,由财政所通过“一卡通”平台将补助资金方便快捷地发放到危改户手中,减少资金拨付和在途时间,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和安全高效运行。
五是规范档案管理。全面实行危房改造户“一户一表一卡一档”制度,按照“确定一户,建档一户,竣工一户、完善一户”的原则,对危房改造信息系统及时进行查遗补漏,对纸质档案以户为单位整理装订,做到归档资料真实、准确、规范、完整。
2016年以来,罗平县共组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6323户,投入资金39601.80万元,让26323户贫困群众走出了简陋的“蜗居”,住上了“安全房”,让农民的“忧心房”变成了“安心房”,实现“住有所居”,开始全新的生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脱贫攻坚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