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旧屋基彝族乡围绕“生态家园 美丽彝乡”奋斗目标”,以“五式治村”为载体,将民风民俗与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等相结合,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广大群众心田。

旧屋基彝族乡位于罗平东南部,距离罗平县城40公里,辖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世居有汉、彝、苗、布依等民族,总人口11566人,其中少数民族4326人,占总人口的37.4%。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探索推行条约式治村、标杆式带人、积分式鼓励、重赏式育人、鱼水式聚人的“五式治村法”,逐渐形成平安稳定、文明和谐、健康向善的彝乡社会新风尚。

“条约式治村”,让群众有规可依。结合本地彝族群众民风习俗,通过广泛征集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在管理公共事务、爱护环境卫生、促进团结进步、推进移风易俗、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凝聚了共识,形成了“最大公约数”的7条乡规民约。把乡规民约制度牌张贴到全乡56个村寨,印制在“爱心超市”积分卡的背面,分发到全乡2690户农户中。利用群众会的时机,组织群众对乡规民约进行有奖朗读、背诵等活动,开展集体宣读、宣誓等仪式,使乡规民约在群众中入脑入心。通过条约式治村的实施,利用条约培育规则意识、契约精神、诚信观念,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旧落后思想行为,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天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通过乡规民约规范约束引导,逐步实现全乡范围内乡村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秩序美,乡村和谐有序、干净宜居、民族团结,构建文明和谐文明新面貌。




“标杆式带人”,让群众有样可学。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在移风易俗提起干劲。把培养新时代农民先进模范人物,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的重要途径。对涌现出的15名“彝乡最美好人”和20户“彝乡最美庭院”进行表扬,通过颁证书、授牌匾、奖积分,敲锣打鼓上门授匾,以点带面,传帮结带,形成学习典型、争做好人、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积分式鼓励”,让群众鼓足干劲。以“服务”为宗旨,用好用活“爱心超市”作用,激励群众参与“彝乡最美好人”评选工作,让群众从陈风陋习中焕发文明荣光。由各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牵头,驻村干部、联系干部、村组干部组成工作组,每月至少开展1次入户,根据评分标准给群众评分,做到对标对表、真评实评。围绕中心工作和阶段性重点工作,从群众参与移风易俗方面的表现和作为,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打分,农户凭积分卡于每周四到“爱心超市”兑换所需生活物品。累计兑换积分折合物资10万余元,有效激发群众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各项工作。
“重赏式育人”,阻断代际贫困。针对部分民族群众对教育重视不够,因家庭经济困难拖了教育后腿等实际,制定重赏教育政策,阻断代际贫困,提高思想认知,助力乡村治理。一是资金鼓励育人才。累计投入资金50余万元“重赏”奖励优秀困难学子,从小学、初中、高中、职中、大学等不同阶段的优秀学生予以奖励,给予每人一次性奖励500至5000元的资金奖励,已表彰优秀学生86人。二是结对帮扶暖人心。针对贫困家庭优秀学生就读大学困难,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结对帮扶的组织形式,筹集工会爱心资金、牵线搭桥寻找爱心人士支持,为考上大学的困难学生每人每年给予资金帮助,让其能够安心读书,同时感受到社会温暖和责任。三是激励教师创争先。教师队伍强,才能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每年教师节,针对在教育事业上有突出贡献、班级成绩优异的教师进行大会表扬,营造传道授业、争优创先的氛围。四是时时跟踪送关心。针对外出就学的学生,建立在外求学档案,了解学生的求学去向和就读专业,时时跟进了解学生需求,送上关心。在学生毕业后引导学生返乡创业,发展家乡,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鱼水式聚人”,融洽干群关系。始终以加强党的建设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密切党群干群“鱼水”关系,把党组织建成“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堡垒作用。一是走访群众解难题。以汇民意、解民忧、聚民智为主线,深入开展“走访群众听民声、深入基层解难题”活动,实行乡党政班子成员包村(社区)、乡村(社区)干部包村(组)、党员干部联户,走村串户、了解需求、解民所需,以实际行动惠民。二是融合干群提干劲。围绕组织号召干、领导领着干、党员带头干、干部争着干、群众跟着干的“五个干”实践活动,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结合起来,开展“让党旗在彝乡飘扬,让党徽在基层闪光”活动,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
据了解,旧屋基乡通过“五式治村法”的实践,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云南省卫生乡”、“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小镇”荣誉称号;法湾村委会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森林乡村”“云南省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法湾村委会的大补懂、小寨村被评为“云南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