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罗平县2021年12月直达资金预算执行情况

  • 罗平县财政局
  • 2022-01-28 16:58

 

一、直达资金预算执行情况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上级下达罗平县直达资金预算指标129016.54万元,其中: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102149.47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24110.0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2756.99万元,分配下达128817.55万元,分配进度为99.8%。截至2021年12月31日直达资金支付106585.22万元,支付进度为82.6%,其中: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81277.79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23750.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1556.83万元,支出进度分别为79.6%、98.5%、56.5%。

二、直达资金预算执行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县直达资金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相关业务科室工作职责,从严落实直达资金预算分配、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专项对账等相关措施,确保直达资金细化落实到项目、到企业、到户到人。

二是建立上下财政部门业务对口科室的工作对接机制,核实直达资金有关信息,做到账目清晰、流向明确、系统数据与实际完全一致,确保及时接收及时分配下达及时拨付及时导入监控系统。定期向业务科室通报监控系统相关数据信息,对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反馈督促相关业务科室解决。同时,全力配合审计部门跟踪审计监督,强化日常动态监控,部门密切沟通协作,有效形成建管合力,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落实,确保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三是切实加强直达资金监管,压实工作责任,严格遵循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工作规则,确保直达资金落实到位、规范使用。认真落实直达资金预算分配、下达、支付全过程监管,确保资金精准投放、账账相符,定期向县人民政府上报直达资金预算执行信息,及时公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严格按照下达的绩效目标开展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确保直达资金用在刀刃上。

四是严格落实“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三保”底线,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自中央建立直达资金直达基层工作机制以来,罗平县各级各部门坚持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责任同担、工作同力,统筹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三保”等各项工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全力夯实“稳”的基础、守住“保”的底线。

五是强化财力统筹。研究出台《关于加强财政预算收支管理做好县级“三保”工作的通知》,坚持从预算源头兜牢“三保”底线,严格“三保”保障范围标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比例、实有财政供养人员及基本民生保障人数测算“三保”需求。坚持“三保”在财政预算编制和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先保障基本民生、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再保障其他支出。

三、2022年工作计划

一是认真总结近两年来直达资金的经验和做法,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有效性,认真落实和严格执行各级财政部门直达资金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强化直达资金监管,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二是完善直达资金常态工作机制,进一步督促相关业务科室完善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反应迅速的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增强资金分配使用的科学性、规范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三是强化直达资金监管。健全直达资金分配、下达、拨付、使用、绩效管理等监督机制,财政、审计等部门立足本职,密切沟通协作,构健全程适时监管体系。推进部门间数据开放共享,强化对直达资金的全过程监控,确保用好管好资金,不断提高直达的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全面优化监控系统管理。一是强化培训指导,上级财政部门联系,进一步强化直达资金相关业务培训,适时加强对下业务科室的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系统优化稳定运行、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二是加大资金调度力度。及时有序分配下达资金、调整正负指标,减轻县级工作负担和出错率,确保准确、高效分配、拨付直达资金,切实兜牢县级“三保”底线,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和保障能力,促进县级财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