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罗平文化馆非遗保护部1月——7月资讯

  • 罗平文化馆
  • 2022-08-26 17:25


 

一、1月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项

根据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文件要求,罗平县文化馆开展申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工作,经过三个月田野调查,对《布依族服饰》、《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把式舞》、《姊妹箫制作技艺》、《泥塑》五个代表性项目进行申报,撰写申报书、调查报告各五份,拍摄申报照片千余张,拍摄并制作申报视频五个,圆满完成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

 

二、2月召开罗平县第五批县级非遗项目申报动员会

   根据罗平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要求,2022年2月,罗平县文化馆组织相关非遗工作人员召开罗平县第五批县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申报动员会,拟定申报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个,代表性传承人23名,并对后续申报工作作出相关要求及安排,为2022年申报曲靖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奠定基础。

 

三、3月申报首席技师

   根据(云党人才〔2018〕5号)精神,为做好罗平县范围内的首席技师的申报工作,罗平县文化馆对全县范围内省、市、县三级非遗传承人进行筛选,审核相关资质,最终推荐传承人罗丽江、李五洪两人进行云南省首席技师申报,并对相关申报材料进行整理、撰写与提交。

 

四、4月省非遗中心主任及曲靖市文化馆相关人员到罗平对全省田野调查培训的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提高云南省非遗业务骨干田野调查水平和项目申报能力,为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奠定基础,根据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部署,云南省非遗中心主任尹家玉及相关省级非遗专家、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科科长陈选文、曲靖市文化馆副馆长王雄思一行八人到罗平对全省田野调查培训的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尹家玉主任对罗平的五个非遗项目给予了极高的肯定,并确定《布依族八音坐唱》传承人、《布依族织染》、《五彩花饭制作技艺》、《布依刺绣》、《板桥蛋糕制作技艺》五个项目为2022年云南省非遗田野调查培训的调查项目。

 

五、5月推荐申2022年云南省首届“非遗伴手礼”评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推动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合理利用非遗资源,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品质,罗平县文化馆积极组织开展罗平县非遗产品参与2022年云南省首届“非遗伴手礼”评选活动,对全县代表性非遗项目进行筛选,推荐《罗平烙画》、《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阿岗银饰》、《富乐银饰》、《布依刺绣》、《皮画》、《铜器制作技艺》项目相关产品进行云南省首届“非遗伴手礼”评选。

   

六、6月遗产日活动

2022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按有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6月10日,罗平县文化馆开展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有“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乡村振兴 非遗同行”“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此次活动采取在文化馆悬挂第六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横幅,营造宣传氛围;并邀请社会各界免费参观非遗展板介绍,发放文化遗产宣传册页,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相关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向群众宣传展示罗平厚重的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现场发放宣传册页300份,接待群众400人次。

  

七、7月对县级非遗工坊进行评审认定

为加强罗平县非遗工坊规范化建设,振兴传统技艺、促进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罗平县文化馆开展县级非遗工坊认定工作,邀请罗平县人力资源局、罗平县乡村振兴局相关人员到罗平县文化和旅游局开展县级非遗工坊评审和认定工作,最终认定“慧联青瓦”、“布依农夫”、“太湖饼屋”、“依鲁木榨”、“知味园”、“五洪铜艺”、“振兴老厂酒”、“国权根雕”、“姜来无忧”、“珍绣”十家非遗工坊为县级非遗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