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国、朱桂琴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的建议》已由县政府交由罗平县住建局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传统村落基本情况
罗平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得到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住建部先后开展了六批传统村落申报,罗平县已获批3个村,正在申报1个村。鲁布革乡罗斯村委会腊者村(第一批)、富乐镇富乐居委会富乐村(第三批)、钟山乡普里村委会白古村(第五批)。正在申报板桥镇安勒村(第六批)。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590万元,其中,腊者村320万元、富乐村270万元,白古村未获得补助资金。
(一)腊者村保护项目实施情况。委托西蒙建筑公司统一规划房屋外观,完成房屋外观改造66户,墙体抹灰7000余平方米;投资150万实施传统村落环境综合整治;投资840万元新修进村沥青道路;投资4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投资270万元建设占地5300平方米集祭祀、泼水为一体的活动广场和清水平台;投资50万元新建桥梁一座;投资20万元购买防火设施及房屋电路重排;古树挂牌保护7棵;防洪堤建设320米;埋设雨水管网300米;完成腊者村数字博物馆建设;建设微型消防站1座。
(二)富乐村保护项目实施情况。富乐村建设1000余平方米休闲广场一个,300余平方村民活动中心一幢;建设长14米,宽2米休息长廊一个;建设200余平方地掷球场和门球场一个;建设公厕一座;新建改建村内主道及巷道,铺设石板3000余平方米;修复颜家老宅,换瓦900平方,椽子400余条,檩条50余根;村内种植绿化树50余棵,布置垃圾箱6个;修复古井3座;制作简介碑3套;建立微型消防站1座。
(三)白古村保护项目实施情况。白古村2019年列为第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截至目前,白古村已编制完成《白古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并通过评审,上级未拨付相关补助资金,故相关保护项目还未实施;已建设微型消防站1座。
二、制定保护实施方案
2022年2月,罗平县人民政府印发《罗平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施方案》,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罗平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以保护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为目的,从传统建筑保护、防灾安全保障、历史环境要素修复、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明确了工作要求,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严格落实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风貌管控。
三、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原因及措施
(一)申报困难,部分具备保护价值的村落难申请。近年来,按照传统村落评价体系,在全县范围开展过摸底调查,全县154个村(居)民委员会、1194个自然村,由于申报流程相当严格(市、省、 国家三级评审),加之,申报通过后没有上级补助资金支持,各乡(镇)街道申报积极性不高。造成那些“不太出彩”的村落就失去了申报和保护的机会。
工作措施:县住建局牵头,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梳理排查,共排查上报潜在具有保护价值村落4个,分别是板桥镇安勒村、旧屋基乡法湾村和老寨村、大水井乡金歹村。4个村的第六批传统村落申报材料,报上级评审。截至目前,通过市级、省级评审的只有板桥镇安勒村(全市唯一一个通过省级评审),待住建部进行最终评审。
(二)人员外出,传统村落处于自然颓废状态。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传统村落“老龄化”、“空巢化”问题突出,不少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险。
工作建议:请县文旅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做好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三)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和经费。各级财政用于传统村落保护投入不足,缺少专项保护资金支持。
工作建议:请县财政部门牵头,积极申报上级资金支持,本级财政要将传统村落保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安排必要的保护经费。
(四)以“今”代“古”,农村无序性建设现象突出。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和居住条件的愿望越来越迫切,步伐越来越快。村民往往采取“拆旧建新”、“弃旧建新”的方式建盖新房,新建房屋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外观上也是以“洋”代“土”、以“今”代“古”。
工作建议:请县农业农村局 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各乡镇(街道)负责,抓紧推进村庄规划落地落实,在已编制完成《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村落,严格规划先行,规划引领,做好风貌管控工作。
县住建局将继续做好传统村落保护相关工作,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按照《罗平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施方案》要求,落实好相关工作。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以后多提宝贵意见!
是否公开:是
罗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9月7日
(联系人:柏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