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图说罗平文物之——民国彩泥刻填花卉纹陶瓶

  • 罗平县博物馆
  • 2023-02-17 15:18


罗平博物馆馆藏有一对民国彩泥刻填花卉纹陶瓶,分为紫陶瓶和黑陶瓶。

紫陶瓶通体紫色,侈口(微残),束颈,观音肩,鼓腹,腹至底部渐收,平底内凹。底部有落款,右行直书阴刻3行字“建水(1行)向逢春(2行)制造(3行)”。器身有9行字,直书,1、2行为行楷书,3至9行为草书,是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的《游孤山》,具体内容是:第1行“团长陈公植三清玩”;第2行“建水升阶陈联芳敬赠”;第3行“春风欲来山已知山南梅”;第4行“萼先破枝高人去后春”;第5行“草草万古孤山迹如扫巢”;第6行“居阁畔酒可沽幸有”;第7行“我来山未孤笑问梅花肯”;第8行“妻我我将抱鹤家西湖”;第9行为题款“丙寅秋越老书”。题款下有白文印一枚:“越老”。器身还纹有《菊花蜻蜓图》,图中是一块大石头,石下有杂草,左有一株栀子花,花上面有一硕大的蜻蜓,石后有向上伸出的4朵菊花等纹样。花瓶高54厘米、口径18厘米、腹径82厘米、底径15厘米。花瓶重5.3千克。

U~LK$M56SQ0$MO~C_U]IO8E.png 

民国彩泥刻填花卉纹紫陶瓶

黑陶瓶通体黑色,侈口(微残),束颈,观音肩,鼓腹,腹至底部渐收,平底内凹。底部有落款,右行直书阴刻3行字“建水(1行)向逢春(2行)制造(3行)”。器身有9行字,直书,1、2行为行楷书,3至9行为草书,是生活在金元之际的散文家元好问的散文,具体内容是:第1行“团长陈公植三清玩”;第2行“建水升阶陈联芳敬赠”;第3行“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第4行“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第5行“盖自放于方之外者之”;第6行“所贪而人何所争造物”;第7行“者亦何所靳耶行矣”;第8行“诸君明年春风待我”;第9行“于辋川之上矣”。9行后有题款:“越老”。 器身还纹有2枝竹叶、3株桃花,其中一株上停有1鸟,鸟头朝下等纹样。花瓶高54厘米、口径18厘米、腹径82厘米、底径15厘米。花瓶重5.3千克。

 8V24T3_A3IG05I1_CBX9J0W.png

民国彩泥刻填花鸟纹黑陶瓶

这对花瓶出自建水制陶大师向逢春之手。向逢春(18951964),建水县碗窑村人,13岁开始随父亲向汝生制作粗陶器皿,14岁学做紫陶。他的一生以制造工艺美术陶而著称。他的陶品,以无釉磨光、清亮如水,光鉴照人为第一绝;以造型新颖、优雅别致、多姿多彩为第二绝;以雕刻填括、装饰精湛、栩栩如生为第三绝;人们称之为“向氏三绝”。他的紫陶曾被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多国领导人士。

这对花瓶的时代为中华民国15年(1926)。1952年土地改革时期征收没收交县文化馆保管,现藏于罗平县博物馆,保存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