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宣传展示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成果新进展,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营造传承中华 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根据国家、省、市文物局《关于开展 2023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围绕“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这一主题,罗平县文旅局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活动期间,在局机关、文化馆、博物馆分别悬挂 2023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横幅,充分运用新媒体,宣传推介文物和文化遗产在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方面的独特作用,宣传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免费开放博物馆和文化馆,让群众近距离感受文物和非遗的魅力。

6 月 6 日开始,在云南公共文化云平台开展罗平县 2023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线上参展活动,展示内容为非遗项目。

6月6日下午,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走进西关小学。活动内容包括动态展演、静态展出、保护成果图片展、现场解答、发放文化遗产及文物保护宣传册页五项内容。集中展现我县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风采,同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展销。活动现场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文化遗产知识普及宣传,发放宣传彩页,增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营造依法保护的浓厚氛围。同时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省级民间音乐艺人-陈自清、省级民间舞蹈艺人-刘兴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保护项目的展演。邀请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传统造纸技艺、铜器制作技艺等我县部分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传承人携各自保护项目展品进行展示,并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演出活动,在提高市民消费水平的同时为广大市民开启了一场文化盛宴。

今年是疫情开放的第一年,所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规模较大,我局联合13个乡镇(街道),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共发放文博宣传册页1万余份,参观受益学生和群众达1万余人。活动得到了非遗传承人、媒体的积极响应和支持。非遗产品的现场展示与销售活动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非遗更好融入人民生活,感悟非遗产品背后所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旅生态发展,助力我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