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彬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板桥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实施九年一贯制一体化管理的建议》已由县政府交由罗平县教育体育局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2020年至2022年,板桥镇全镇小学适龄儿童分别为:4378人、4391人、4444人,在校小学学生数为:3768人、3629人、3617人,近三年全镇在本地学校就读学生数占比为:86.07%、82.65%、81.39%。适龄儿童数增长稳定,但外出务工子女、随迁子女、城镇化进程等因素导致外出读书学生数呈现微弱的上升趋势。截至2022年9月,板桥全镇0-5岁人口分别为:426人、582人、642人、706人、810人、938人,共计4104人。人口出生放缓,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按在本地学生就读占比83%计算,未来6年全乡小学在校生约为3400人。
二、目前板桥镇中心完小无法容纳当前学生,可将六年级调整至迎江小学办学(迎江小学建设项目是为解决义务段学生拥挤的问题而新建,非学前教育项目)。
三、解决板桥镇学前教育公办学位不足是当务之急,罗平县教育体育局已将新建板桥镇第二幼儿园纳入学前教育扩容提质专项规划,拟投资3500万元,计划于2024年开工建设。建议迎江小学内的大班幼儿暂时租借外单位或借助民间资源办学。
四、将六、七年级整合联办在板桥一中,变相的是将目前的6+3教育模式变成5+4模式。虽与上位政策无抵触,但上位政策目前也不提倡。这样的联办模式给管理、财务、人事等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五、实行九年一贯制给教师特别是管理人员加重了工作量。由于主管部门对学校考核评估的模式依然是中小学分开的,所以有些工作往往是重复的,如教学常规、教科考核、德育考核、教育质量综合评估等,中学需要,小学也需要,造成重复劳动、资源浪费,尤其现在创建任务多,一些行政人员既要做初中的资料,也要做小学的资料,导致学校一些行政人员成了以做资料为中心工作,却荒废了自己的业务。
小学与初中都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着不少共同点。但事实上中小学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相对而言,小学在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方面,要比初中更加全面;初中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较大,学科成绩在考核中的份量相对重些。九年一贯制后,这种不同依然存在。这样,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很难用比较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也会对教师管理工作带来不少麻烦。此外,有些标准,明文规定中小学有差异。同时,基于不同阶段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跨度较大,教育要求层次多等矛盾,它又是由多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所以在学校管理上既不能完全统而管之,又不能让中小学段各管各分而治之。因此,现有的普通学校的管理模式无法照搬,目前普遍采用的“目标管理”方式难以适用,而一般的“分层分级管理”因缺乏整体效应也不利于这类学校发展。
基于目前人口出生率、学生现状及以上原因分析,板桥镇无需实施九年一贯制一体化管理。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以后多提宝贵意见!
罗平县教育体育局
2023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