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罗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从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党的领导,坚守法治为民,坚持统筹推进,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纵深推进法治罗平建设的精神动力和责任担当,为罗平高质量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基础。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依法行政工作实践,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县政府办公室党组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专题学习计划,坚持把党的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落实到依法治县全过程,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县政府办公室蔚然成风。2024年召开办公室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干部职工会等会议8次,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带动全办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全面落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认真落实中央《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及省、市、县实施细则,将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以“述法”促“履职”,形成法治建设述职报告制度化常态化。2024年积极服务保障县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4次集中学习,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各类法律法规,其中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1次。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重大事项;2024年以来,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13次,听取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4次,严格按程序审议决策事项152项。切实加强各类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审核县政府常务会议议题161个,对文件、公告、合同、协议等开展合法性审查71件,评估文件实施成效,确保各项工作都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县政府办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持研究部署县政府办公室法治重点工作。坚持以“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实事求是、民主公开、务实清廉”为原则,全面落实民主集中制,对县政府办公室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均按照决策程序提交党组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确保各项重大事项决策依法依规、科学高效。坚持把深化政务公开作为政府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政府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好政府网站作为政务公开第一平台的功能,加强对各单位各部门信息更新的业务指导、检查和督办,进一步拓宽政务公开渠道,丰富公开形式,确保政务公开依法、有序开展,不断满足社会公众对政务信息公开的需求。
(三)履行好办公室“三服务”工作职能,为县政府推动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当好参谋助手
充分发挥参谋辅政作用,坚持将办文、办会、办事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严格落实《罗平县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要求对纳入目录的重大行政决策严格组织实施,全面落实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程序和末位表态制度。紧扣党中央、省、市关于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认真做好相关文稿起草、审核和请示件办理等工作,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根据相关规定和评价办法,完善工作流程,加强综合协调,及时收集、处理、传递和反馈办理过程中各方面的信息和情况,进一步规范政府系统承办单位在交办、办理、督办、考核、公开等各环节工作,提高承办单位办理建议提案的工作质量和科学化水平,确保办理工作落到实处。2024年牵头协调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2件、政协委员提案106件,均在法定期限内完成答复工作,建议提案的面商率、办复率均达到100%,得到代表、委员的满意反馈。始终把“重商、亲商、安商、护商”作为重中之重,紧盯我县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积极参与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的研究制订工作,服务县政府出台系列政策文件,从制度层面提出更多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壮大市场主体的改革创新举措,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四)坚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措施加强办公室自身法治建设,努力在全县法治政府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
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坚持“应公开、尽公开”原则,切实加强政务公开的透明度、真实性和时效性,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切实提升政府公信力、执行力。2024年以来,罗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累计更新政府信息公开、要闻动态、民生重点等各类信息7100余条,网站页面累计访问总量超过924万余人次;29个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均按要求运行更新,总体合格率为100%。
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八五”普法规划,不断增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专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教育引导机关干部深刻领悟“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及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内涵和意义。依托“学习强国”“珠源大讲堂”等线上平台开展机关干部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学法用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机关干部更加自觉地在日常工作中科学运用各类法律知识,切实加强办文办事合法合规性研究审核,实现参谋辅政与法治水平双提升。
二、创新做法
一年来,县政府办聚焦贯彻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县,聚焦落实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任务部署,聚焦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新期待新需求,不断提升依法治理的水平,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把责任变成行动、把能力变成动力、把蓝图变成现实,推动全面依法治县工作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有持续、更有活力的方向前进,扎实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营造依法治县的强烈氛围,加强法治建设,县政府办坚持“三面工作法”为法治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开展法治建设“上台面”。通过举办机关微讲堂、道德讲堂等形式,认真学习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激发广大职工爱岗、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怀。二是开展法治建设“上楼面”。在办公楼LED显示屏和走廊上设法治政府、法治建设宣传标语、名言警句,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教育。三是开展法治建设“上桌面”。定期通过县政府办工作群、文字工作群、文稿写作共享交流群等办公室工作群向全体干部职工发送生动可读的法治文章,引导大家读书思法、以史为鉴,以先进模范人物自励,信息简报开辟法治专栏、刊载法治内容。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及省、市、县实施办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职工坚守纪律底线,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三、工作不足之处
今年来,县政府办公室在法治政府建设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对照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力。办公室同志工作较为繁忙,虽然比较注重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但学习时间较零散,多是工作中要用什么就学什么,缺乏系统性,要点掌握不很全面。对上级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文件看得多,但研究得还不够透彻,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还不够深、不够透,法治意识、法治思维与工作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运用法律手段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还需进一步增效。法治宣传教育的思路不够清晰、方法较为单一,普法成效不够明显,办公室部分干部对法治建设保障中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在统筹协调法治建设工作上还需下更大功夫,以确保工作高效、有序、依法开展。
(三)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需进一步突破。作为县政府的综合办事机构,在破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还不够精准有力,对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事项有时未能做到提前主动谋划、主动跟进、主动协调、主动处理,个别工作落实相对滞后,参谋助手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未能完全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四、下步工作安排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坚持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不断推进办公室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强化法治导向作用。坚决把中央、省、市、县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政务服务、参谋辅政、文稿起草等具体工作中,全过程遵循法治导向和法治要求。依法依规做好办文办会办事等“三服务”工作,加强政府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核,不断提升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三)全面提高政务效能。发挥县政府办公室“上传下达、协调各方”的政务中枢作用,积极探索“三服务”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协调推动解决全县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更好推动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
(四)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责任,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风尚。加强干部培训,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各项工作的能力,锤炼过硬作风,着力打造尊法学法守法的干部队伍,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