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忠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设长底布依族乡新时代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议》已交由我单位办理,经我单位协调罗平县农业农村局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整合资源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一是鼓励建设农民田间培训学校。罗平县农业农村局根据建设标准(有主导产业,有规模化发展的特色产业、有固定的学员、有培训场所(教室80平方米以上,桌椅30套以上)、有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和摄像机等)、有实训基地、有专业辅导员)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下申报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农民田间学校,为农广校的延伸。目前,罗平县有农民田间学校4所,涵盖农产品加工、农旅融合、种养基地等,其中省级共享农民田间学校1所。罗平县农业农村局每年依靠基层农推体系建设一批示范基地,力争各农村推广部门都有示范样板基地,可作为培训的实习实训基地,也可进行系统参观交流、实习等。
二是鼓励申请认定专家工作站。专家工作站的设立,对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形成科研推广结合、不同层次、上下联动、以点促面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推广新模式,实现了科研、试验、推广和生产的有效对接,全面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和能力,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育、产业发展等方面搭建了新平台,为基层重点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技术指导、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促进科研成果在基层转化应用,培育基层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经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党委组织部门审定同意后,可申请设站,对作用发挥较好的专家站择优予以经费资助,每年度组织遴选1次。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按照年度资助计划,会同专家站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通过审核申请材料、组织专家评审等方式,提出资助专家站建议,报专家站管理委员会审定后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发资助专家站名单和通知,财政部门按规定给予受资助的专家站每年10万元工作经费,资助期为3年。资助经费主要用于专家开展服务活动的科研、培训、咨询、食宿、差旅等费用。目前,袁理春专家工作站、肖践明专家工作站、黄平专家工作站等12个专家工作站落地罗平,为科技交流、人才培育、技术推广应用等提供优质平台。
三是依托零工市场加强技能培训,让零工市场变身为“技能学校”。在县级建成功能完备的零工市场,在产业园区、乡镇(街道)建设零工驿站、在村(社区)建设就业服务点,形成“1+13+N”零工服务网络,对接特色产业及用工量大的企业,以用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性开展地方特色产业及行业等季节性用工需求较大的订单式培训项目,提升就业成功率和匹配度;零工市场派遣专业技能老师开展送课下乡,进行移动式、小班式教学,提升培训覆盖面和精准度。
二、多措并举开展人才培育。
一是统筹用
好各类教育培训资源,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民培训、实训。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大局,对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绿色食品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中心任务,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全程培育”,创新方法和模式,分课堂集中讲授、专业实习实训、参观交流三个模块进行,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创新创业本土青年人才培育、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农村妇女与有劳动能力残疾人技能提升、农村致富带头人、罗平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改革工作农业产业工人培训等行动,积极开展培养适应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人才支撑。2024年以来,已开展玉米单产提升培训55人,新品种玉米种植培训58人,大豆单产提升培训54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40人。县委组织部依托《曲靖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学校2023年培训工作方案》,调训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15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5名,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基层农技人员以及农机营销人员10名,着力提高人才技能技术水平。县人社局大力实施“技能罗平”行动,结合全域旅游、生物资源加工、乡村振兴示范区“三个定位”积极开展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美甲、美容师、民族刺绣、妆面定制、网络创业培训、菌类种植、家政服务、健康管理师等工种,实行订单、定岗培训,全县共组织开展技能培训23个班次1094人。
二是培育基层科技创新人才。对专家工作站予以经费资助,激励专家人才向基层流动,加快知识技术和科研成果向基层转移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24年7月,袁理春专家工作站围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经济作物栽培),培养13名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现场技术培训120人次,解决技术难题3个,财政资助资金10万元,产生经济效益25800万元;符明联专家工作站围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金丰油脂制造业),培养14名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现场技术培训913人次,解决技术难题5个,财政资助资金10万元,产生经济效益664万元;刘艳芳专家工作站围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大天种业微生物学),现场技术培训500人次,解决技术难题4个,财政资助资金10万元,产生经济效益6025万元。
三、畅通产业基地挂牌认证申报渠道
一是做好产业基地认定。按照《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省级产业基地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对照“主体有实力、产业有规模、生产有标准、销售有渠道、品牌有影响”基本条件及“外贸出口、设施化、数字化、绿色有机”优先认定条件,2024年,遴选了大天种业、金丰油脂、鼎泰食品、云南益民4户经营主体申报了5个省级产业基地。下步将根据省、市业务主管部门要求,加大对已获得认证的基地开展动态监测,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优势明显、品牌效应强、产业供应链完备、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省级产业基地。
二是做好各类优质农产品品牌认证。截至2024年6月,全县共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名特优先农产品、特质农产品等认证产品24家83个产品,下步将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从发展罗平特色农业产业出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引导具有持续带动作用的企业和农产品进行优质农产品认证,从而在推动现代农业农村建设,农业转型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
感谢各位代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以后多提宝贵意见。
罗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