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一)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水泥和其他细粒散装材料,应统一堆放且采用篷布遮盖,避免露天堆放,对洒落的水泥等粉尘及时清扫; 2.对运输粉料建筑材料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覆盖篷布,建筑材料轻装轻卸,尽量降低装卸高度; 3.对露天施工场地进行洒水降尘,及时清运垃圾,避免大风产生扬尘; 4.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定点堆放且采用篷布遮盖。 (二)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场地内拟设置1个容积约为1m3的临时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不外排。 (三)噪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优先选用低噪声机械进行作业;2.施工机械进行一定的隔声及减振处理;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将噪声设备尽量不集中安排;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做到文明施工,避免人为噪声的产生;做到文明施工,避免因施工噪声产生纠纷;4.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及时间,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高噪设备;推土机、装载机和挖掘机作业在短期内完成,把施工机械噪声影响减至最低。5.对于运输车辆噪声,应限制车速,减少夜间运输量,在靠近居民区附近时应限速,对运输车辆定期维修保养,减少或杜绝鸣笛,合理安排运输路线。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建筑垃圾分类集中堆存、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统一收集后按照当地主管部门要求清运处置;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至垃圾房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置。 二、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一)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胶片生产线上的颗粒物:经1台集气罩+布袋除尘器(TA001)处理达标后,通过20m高排气筒(DA001)排放;2.胶片生产线上的非甲烷总烃、氯化氢、氯乙烯:由1台集气罩+布袋除尘器(TA001)处理达标后,经20m高排气筒(DA002)排放。生产过程产生的有机废气经2台集气罩+二级活性炭吸附(TA002)处理后合并经1根20m高排气筒(DA001)排放;3.边角料破碎磨粉:4台破碎机处设4台集气罩+布袋除尘器(TA001),处理达标后经20m高排气筒(DA002)排放;4.无组织废气:加强厂区管理、加强厂房通风。 (二)水污染防治措施 1.生产废水经冷却循环水池及三级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2.生活污水经厂区化粪池处理达标后外排园区污水处理厂。 (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在设备选型上尽量选用低噪音设备;2.加强维护、定期检修,保持设备运行正常,避免因设备的非正常运转造成设备噪声增大;3.对主要产噪设备等采用减震基础等降噪措施;4.对运输车辆加强管理和维护,保持车辆有良好的车况,限制车速、禁止鸣笛,尽量避免夜间运输。 (四)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一般工业固废:胶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边角料统一清洗破碎磨粉后回用于生产,废包装材料外售物资回收部门进行回收综合利用,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定期收集后作为原料回用于生产,边角料清洗线三级沉淀池污泥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置,稳定剂等包装桶统一收集至一般固废暂存区,由供应商定期回收;2.办公生活固废:化粪池污泥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掏清运处置,生活垃圾使用带盖式生活垃圾收集桶统一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3.危险废物:含油防护用品(含油手套、抹布)、废机油、废活性炭经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采取分区控制措施,重点防渗区为危废暂存间,一般防渗区为化粪池、三级沉淀池、循环冷却水池,简单防渗区为办公楼、值班室、项目区道路等区域。 (六)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化粪池、冷却循环水池、三级沉淀池各池体进行一般防渗;危废暂存间,防渗系数≤10-10cm/s,采用“抗渗混凝土+2mm厚HDPE+环氧树脂”进行重点防渗处理;2.危险废物暂存间地面及裙脚进行防渗,危废间设置规范标识标牌;3.危险废物暂存间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建设,废机油采用专用收集桶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定期清运处置,并设立台账管理;4.相关排污口根据相关要求设置规范化;5.本项目取得环评批复后,需尽快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通过专家评审并及时到当地管理部门备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