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曲靖市生态环境局罗平分局关于2025年10月21日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公示

  • 曲靖市生态环境局罗平分局
  • 2025-10-21 11:31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102120251027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兼传真):0874-8215683

通讯地址:罗平县万峰路12号      

邮编:655800                            

项目名称

罗平明生生物颗粒燃料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腊山街道以龙岗村

建设单位

罗平明生生物颗粒燃料建设项目

环评文件类型

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沣达环保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腊山街道以龙岗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4°2042.693″,北纬24°5045.032″。项目依托现有厂房进行建设,占地4600m2,总建筑面积为3230m2,其中生产厂房1500m2,仓库1500m2,办公生活区200m2,增加一条生物质燃料加工生产线(包括破碎、粉碎、制粒、烘干等设备),年产5万吨生物质颗粒燃料,同时完善消防、环保等工程。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9.2万元。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废气: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改造、装修废气②废水:施工期废水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③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为设备安装使用的机械噪声、运输车辆噪声;④固废: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改造、装修及设备安装时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

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①废运营期废气主要为破碎、粉碎、制粒粉尘,雨季生物质热风炉烘干过程中产生的燃烧废气,机动车尾气等②废废水主要为喷淋塔废水、生活污水等③噪声:噪声主要为生产设备作业时的噪声和车辆行驶噪声;④固体废弃物:固废主要为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

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一)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场地洒水及时清扫等措施控制扬尘;2.购置质量合格、通过国家质量检验的低污染材料减少装修废气的产生;3.进场车辆低速慢行,减少车辆尾气的排放。

(二)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依托现有的旱厕,洗手污水经沉淀池收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施工期废水不外排。

(三)噪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尽量不同时使用;2.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并负责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3.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的环境保护教育,做到文明施工,施工材料运输车辆禁止鸣汽喇叭,减少噪声施工作业、运输车辆和生活噪声对环境的污染;4.夜间22:00~次日6:00禁止施工。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如废钢筋、废木材、废塑料等送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委托具备资质的建筑垃圾处置单位进行处置;2.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二、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一)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有组织粉尘:①破碎、粉碎、造粒过程产生的粉尘:破碎、粉碎、制粒产尘点均设置集气罩(共3个),破碎、粉碎、制粒工序安装一台风机,烘干窑安装一台风机,收集后的粉尘引至布袋除尘器+喷淋塔处理后经过同一根20m高排气筒(DA001)排放;②生物质热风炉燃烧废气:热风炉设置低氮燃烧装置,经引风机引至布袋除尘器+喷淋塔处理后由120m高排气筒(DA001)排放。

2. 无组织粉尘:项目厂区进行水泥硬化生产厂房设置顶棚、三面封闭、封闭输送等措施对无组织粉尘进行降尘处理

3. 机动车尾气:选用尾气达标的机动车。

(二)水污染防治措施

1.雨水: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方式,雨水通过厂区雨水管网及截、排水沟汇集后自流到项目周边雨水沟渠;2.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5m3)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作农肥,不外排;2.喷淋塔废水经10m³的循环水池收集在系统内循环,不外排

(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机械设备定期保养,风机、水泵等设备采用基础减震、软连接等降噪措施;2.规划好运输路线,减轻车辆在启动及行驶过程中发动机轰鸣噪声,夜间运输或装卸活动限制在厂区内并禁止鸣笛;3.严禁夜间22:00~次日6:00进行强冲击性施工或高噪音作业。

(四)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一般工业固废

①布袋除尘器及车间内部无组织沉降收集粉尘,定期清理后返回生产线利用;②化粪池污泥定期清掏作为农肥利用;③热风炉炉渣统一袋装收集后作为有机肥原料外售。

2.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使用带盖式生活垃圾收集桶统一收集后运至周边村寨的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3.危险废物

机油经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采取分区控制措施,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进行建设;喷淋塔循环水池、化粪池、一般固废暂存间为一般防渗区,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要求进行建设;办公区、生产车间、原料库、成品库为简单防渗区,进行一般地面硬化。

(六)环境风险与防范

1.废气须经相应废气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放,废气处理装置失效时,应及时停止相应的生产活动;2.危废暂存间地面做重点防渗处理,采用防渗垫层:危废暂存间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进行建设3.危废暂存间、生产区、物料堆存区必须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危险事故防范和应急技术装备4.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等标准规范进行设计,配置灭火器、消防水池等消防设施5.加强对生产区、危废暂存间的监督管理,通过专人定时巡查、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每天上下班检查设备等方式,遏制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故隐患6.设置危险固废管理台账,如实记载废机油的来源、数量、特性、包装容器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贮存期间,定期对存储容器进行检查,及时更换破损容器7.本项目取得环评批复后,需尽快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及时到当地管理部门备案。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的说明 



 

项目名称

云南佑安石业有限责任公司罗雄顺源石料场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罗雄街道外纳村委会下阿来村尖山

建设单位

云南佑安石业有限责任公司

环评文件类型

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沣达环保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罗雄街道外纳村委会下阿来村尖山,地理坐标为东经 104 20 10.000 秒,北纬 24 50 15.000 秒。矿权采区面积为 0.0801 km²,开采标高为 1565 m1480 m,计划年开采建筑石料用灰岩70万吨。新建办公楼 160 m²、员工宿舍 600 m²、彩钢瓦结构仓库 3000 m²、彩钢瓦结构封闭式厂房 3500 m²,以及场区和矿区道路硬化工程;配套建设一条砂石料生产线,购置供电设施、大型挖掘机、装载机和矿用运输设备。由于矿区原有采矿形成了一定采空区,本项目开采活动将依托既有采空区进行,并在采区建设雨水收集沟、截排水沟等环保设施。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环保投资139.16万元。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废气: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施工车辆尾气;②废水:施工期废水为施工废水、生活污水;③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为设备安装使用的机械噪声、运输车辆噪声;④固废: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土石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

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①废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无组织废气为采区、运输道路、原料库等产生的粉尘,有组织废气主要为二次破碎、筛分和制砂过程中产生的粉尘②废废水主要为初期雨水、生活污水等③噪声:主要为生产设备作业时的噪声和车辆行驶噪声;④固体废弃物:主要为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和生活固废。

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一)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在施工点,定期洒水降尘;施工现场内运输道路应及时清扫,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并尽量减缓行驶车速;及时清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土石方和弃渣。2.对堆放、装卸、运输、搅拌等重点环节,采取洒水、封闭围挡、密闭盖缝、车轮冲洗等管控措施。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坚持文明施工科学施工。            

(二)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废水:在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沉淀池(12m3),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全部用于洒水降尘,不外排。2.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原项目的化粪池(110m3)收集处理后清掏用作农肥,不外排。

(三)噪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合理布局施工机械设备、安排工期及作业时序,禁止在中午(12:0014:00时)、夜间(22:00至次日6:00)进行建筑施工作业;2.优先选用低噪声机械;3.施工机械尽量远离保护目标,并进行一定的隔声及减振处理,固定的机械设备尽量入棚操作;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做到文明施工,避免人为噪声的产生;5.运输车辆噪声,应限制车速,减少夜间运输量,在靠近居民区附近时应限速,减少或杜绝鸣笛,合理安排运输路线。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土石方:土石方部分在项目施工场地内回填,剩余部分用于采空区回填复垦;2.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如废钢筋、废木材、废塑料等可送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由建设单位委托具备资质的建筑垃圾处置单位进行处置;3.生活垃圾:施工期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五)生态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1.施工在项目占地范围内进行,不越界占用周边林地和耕地,以最大限度减小地表扰动为原则尽量减少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2.施工期挖方时应将表层土与下层土分开,废土石及时回填采空区,表土暂存于排土场,用于绿化覆土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过程中不捕杀野生动物,不随意砍伐区域植物4.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水土保持措施,设置临时排水沟和沉沙池及植物措施,减轻水土流失等措施减小影响。

二、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应加强管理,矿山开采中须严格控制占地红线,严禁工作人员砍伐、破坏工程占地区外的植被,严禁在征地范围外堆渣、堆料等;2.加强占地区周边植物的保护,对施工表土进行集中堆存后期用于生态恢复;植被绿化宜就地采集当地植物的种子、幼苗进行种植,不能采用外来物种;植被恢复力求创造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条件,避免过于单一化和人工化,注意乔、灌、草的结合,植被恢复尽可能利用自然条件;3.建议矿山开采中对采空区采取边开采边治理的措施,对停止使用的采矿区应尽快覆盖土层进行植被恢复,避免采空区长期裸露;4.矿山服务期满后应尽快进行覆土绿化工作,恢复采空区的生态环境;5.采矿作业中尽可能降低噪声,以减少对动物的直接伤害;6.针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状况,在采区开采境界处设置截排水沟,将矿区外汇集的雨水有序地沿矿区周边排走,减少雨水进入采区等单元内,从而控制水土流失量。

(二)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有组织粉尘

建筑用石料粉碎筛分制砂粉尘:一破采用湿法破碎,破碎筛分制砂工序设置于封闭车间内进行,车间顶部设置雾化喷淋装置,二破、筛分及制砂产生的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引至一套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15m高的排气筒进行排放,颗粒物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

2.无组织粉尘

①露天开采粉尘:项目区拟设置2台移动雾炮机降尘,项目在实际作业中采用湿式钻孔、作业区洒水措施,可大幅减少无组织粉尘逸散②爆破粉尘:爆破公司可采用塑料水袋或炮泥填充炮孔,爆破前后由建设单位对爆破现场及爆堆洒水抑尘;③装卸扬尘与风蚀扬尘:堆场和装卸过程均在仅保留进出口的大棚内进行,大棚内设置雾化喷淋装置降尘;运输扬尘:采取洒水降尘措施,运输车辆采用密闭车斗或采取遮盖措施;成品皮带输送及下料转运工段扬尘:所有输送带设置封闭输送廊道,并对输送带进行喷雾抑尘处理;一破粉尘、二次破碎、筛分及制砂工序未有效收集的无组织粉尘:一破采取湿法破碎,石料加工房为封闭式车间,车间内四周堆棚高度5m处安装自动喷雾洒水管和雾炮机;⑦堆场扬尘:排土场分台阶堆放,堆放完成后对堆土表面进行临时绿化;定期洒水降尘。

(三)水污染防治措施

1)本项目实行雨污分流制。设置1200m3的初期雨水收集池,初期雨水经收集沉淀处理后非雨天用于矿区洒水降尘,不外排;(2)本项目入口处建设1座容积为10m3的沉淀池用于收集车辆清洗废水,采用二级沉淀,清洗废水经收集沉淀后回用于车辆清洗,不外排;(3)办生活区依托原项目已建10m3的化粪池收集处理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作农肥;(4)项目内的初期雨水收集池、沉淀池等纳污、排污设施均采取防渗漏、防雨淋、防溢流的“三防”措施。

(四)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尽可能选用噪声低的设备,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保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安装减振垫进行减振等有效措施,从噪声源本身降低源强;(2)合理安排作业时间;3)加强运输车辆管理,合理安排运输时间,禁止夜间运输;严禁车辆超速超载,经过村庄时禁止鸣笛。

(五)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一般工业固废

①废土石:统一收集后暂存于排土场,用于采区回填覆土;②污泥:收集后暂存于排土场,用于采区回填;③除尘灰:收集后直接掺入产品外售。

2.生活垃圾:通过厂区布置的垃圾桶收集后,运至附近村庄垃圾收集点统一处置。

3.危险废物

废矿物油废矿物油采用专用容器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废油桶:废油桶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由厂家回收利用。

(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建设危废暂存间1间,建筑面积为10m2,用于暂存废机油。危废暂存间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及其修改单进行防渗建设。

(七)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定期对废机油暂存间进行环保检查,检查是否有废机油桶破损泄漏,地面是否有裂缝;2.危废暂存间地面做重点防渗处理,采用防渗垫层:危废暂存间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及其修改单进行防渗建设3.表土场周边均设置截排水沟下部设置拦渣坝4.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定期检测维修设备,并及时更换腐蚀受损设备,提高安全意识5.建立台账,记录危险废物出、入库情况6.尽快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通过专家评审并及时到当地管理部门备案。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的说明